2025年8月26日至29日,由中国天文学会天文仪器与技术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台湾“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和中央大学天文研究所联合主办,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与新疆天文台共同承办的第十一届海峡两岸天文望远镜及仪器学术研讨会在新疆喀什成功举办。
本届会议汇聚了来自30余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140多位专家学者。作为天文技术领域的学术盛会,会议聚焦前沿发展,分享了两岸在天文观测设施与项目上的重要进展,不仅搭建起高质量的交流平台,推动技术与成果共享,也进一步深化了两岸在天文领域的合作与友谊,为未来共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8月29日,参加研讨会的两岸天文专家代表组成联合考察团,专程赴海拔4500米处的新疆天文台慕士塔格观测站进行实地调研。考察期间,专家团一行深入了解了台址环境、观测条件、设施建设及科研进展。在现场交流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崔向群等专家对该站目前已完成的建设工作予以高度评价,充分肯定其在天文观测领域所具备的优越条件和战略价值。
2016年新疆天文台启动帕米尔高原天文台址资源勘查,经长期的选址监测数据表明,慕士塔格观测站的视宁度、夜天光、大气水汽含量等参数达到国际优良光学天文台址的水平,完全满足中大口径光学望远镜在可见光、近中红外波段的观测需要,现已有多台套光学望远镜在此落户。
当前,天文学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我国在深空探测方面对高质量天文观测平台有着迫切需求。作为地处“一带一路”核心区的重要节点,慕士塔格观测站的建设不仅是科学研究的需求,更是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将为我国在国际天文合作中提供独特的战略资源和区位优势。下一步,新疆天文台将继续开展长期监测与数据积累,进一步验证和完善台址条件评估等工作,为我国光学天文学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可靠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