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English | 中国科学院  
| 首 页 | 机构概况 | 人才队伍 | 科研成果 | 实验室与中心 | 交流合作 | 研究生教育 | 党群园地 | 信息公开 | 违纪违法举报
  邮箱用户登陆 @xao.ac.cn 密码
台长信箱
新闻动态
图片新闻
科研动态
综合新闻
通知公告
传媒扫描
人才招聘
重大任务
科研专题
学术交流
会议承办
现在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科研动态
大尺度红外尘埃泡G15.684-0.29周围的触发恒星形成研究
2020-07-16 10:36:00| 【 【打印】【关闭】

  大质量恒星诞生之后,迅速电离周围的中性物质,形成高温、高压致密电离氢区。电离氢区向外膨胀,一方面可能扫集和压缩周围物质,触发新一代恒星形成。另一方面,也可能驱散周围物质,抑制新一代恒星形成。尽管已有很多观测和理论研究,但是否触发恒星形成、对总的恒星形成贡献有多大等问题,仍然存在争议。 

  红外尘埃泡(infrared dust bubble)是膨胀电离氢区扫集周围物质形成的环状结构,在红外波段容易观测,是研究触发恒星形成的很好样本。由于bubble存在一个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尺度越大越有可能扫集更多物质,触发新一代恒星形成。  

  新疆天文台恒星形成与演化团组研究员周建军与合作者选取了226个相对孤立的bubble,通过对比研究大尺度和小尺度bubble周围的恒星形成,为找到触发恒星形成提供有力证据。研究人员首先甄选研究了银河系最大的bubble之一G15.684-0.29,其大小为31.4pc,利用亚毫米和远红外多个波段巡天观测数据,通过能谱拟合得到它壳层的柱密度分布,证认出39个正在孕育恒星的大质量尘埃团块,估算其距离和质量,发现它们都满足形成大质量恒星条件。利用光学和近红外多个波段巡天得到年轻星源表,通过颜色关系在bubble周围发现了49个处于不同演化阶段的年轻星,通过能谱拟合估算了它们的年龄。其中,年龄大的星大部分位于bubble空腔内,年龄小的则大部分位于bubble壳层上,这与触发恒星形成的预期相符。G15.684-0.29在不均匀介质的动力学年龄(~4 Myr)远大于壳层上致密团块的碎裂时间(~0.82–1.74 Myr),表明它有足够的时间扫集物质并触发恒星形成。上述结果显示,大尺度bubble更有可能触发恒星形成,扫集塌缩模型可能是触发恒星形成的主要机制。该成果已发表于美国《天体物理》月刊(ApJ,2020,897,74)。  

  文章链接:https://iopscience.iop.org/article/10.3847/1538-4357/ab94c0/pdf

  1. CO3-2)示踪的红外bubble G15.684-0.29的分子云壳层。红色背景是8微米辐射,绿色填充的白色等值线是为CO3-2)。 

作者:

附件:
评 论

欢迎访问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 © 2014 新ICP备14002045
地址:新疆乌鲁木齐市新市区科学一街150号 邮编:830011 电话:0991-3689007、3689002 传真:0991-3838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