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光学天文台站,夜间的云量覆盖率直接决定望远镜的可用时间,是最基础的台址天文观测条件参数。使用地基全天云量相机对台址的云量进行长期监测,是天文选址过程中较为常见的基础性工作。
自2017年1月开始进行台址监测以来,慕士塔格观测站的地基云量记录持续至今。新疆天文台光学天文与技术应用研究室高级工程师许竞对2017年至2021年5年的慕士塔格观测站夜间地基云量监测数据进行了处理与分析,得到台址可观测夜的统计分布与连续可观测时间的统计结果,研究成果已正式发表在《天文和天体物理学研究》(RAA, 2023, 23:045015)。
在2017年至2021年5年中,慕士塔格台址共获得约34000幅夜间全天云量图像。对图像进行处理后进行统计,慕士塔格观测站年均夜间可观测时间比例为65%;年均可观测时间大于50%的观测夜比例为66%,可观测时间大于75%的晴夜比例为51%;夜间连续可观测时间大于6小时的时间占总夜间时长的31.1%。研究工作还发现当云底高均值大于3500米的月份,CLARA (CM SAF cLoud, Albedo and surface RAdiation)遥感数据与地基统计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分析可能是地基云量相机对高云的识别能力有限所致,为今后利用遥感数据开展大范围区域的云量分析研究提供了基础。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88/1674-4527/acc29b
慕士塔格观测站晴夜与可观测夜的月统计结果
慕士塔格观测站遥感数据(CLARA)、地基云量监测结果的统计结果差异与云底高度的相关性分析